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,家长的一言一行,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孩子。父母是高学历,孩子一般也不会差到哪儿去。可现实就是如此“打脸”,名牌大学一位博导吐槽起自己的女儿来,可谓“无情”。他和妻子都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,自己小时候是神童,6岁时就能背诵新华字典了,夫妻俩的智商可以说碾压大部分的人,然而到了女儿这一代却“瘸腿”了。女儿学习成绩平平,在给她辅导功课时,这对儿的高材生夫妻也和普通父母一样,会有深深的无力感,颇有些无奈的意味。看到女儿的现状,父亲仰天长叹,“这是天道,没办法!”一席话说得网友哈哈大笑,表示听完后心里“平衡了”。不过网上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,名牌学校的高材生怎么会生出不优秀的孩子?是不是家长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。如果“学霸”父母生出了“学渣”子女,看上去不可思议,其实,却很有可能是大概率事件。仅凭常识也可以知道,高智商人群在整个社会中只占非常小的一部分,就如同低智商人群也只占一小部分一样,绝大多数人都是既不十分聪明、也不十分愚笨的普通人。因此,“学霸”父母的孩子,也有可能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普通孩子。每个父母都希望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,毕竟谁愿意自己的孩子不如自己呢?由此引发的焦虑也是可以理解的,但再焦虑,也不能“逆天而行”,在前段时间热播电视剧《小舍得》中,主角南俪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,她的选择是用各种方法去“鸡娃”。最终,孩子承受不住超高的压力,情绪崩溃。“逆天而行”并没有就此改命,很可能只是南辕北辙而已。日本有部纪录片叫做《人生七年》,原版来自英国BBC,与英国版不同的是,日本主要把镜头对准了普通家庭。节目组在日本选择了13个家庭,每隔七年采访一次。有的在农村长大,一出生就被赋予继承田产的使命;有的很小就有自己的游戏机,一心期待大学“轻松、成天玩”的生活;
有的生在中产家庭,一路多栖培养,童年被课业和特长班填满……
那么,这群孩子是否一直在既定的轨道上安稳前进呢?
20多年过去,日本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日本大米的需求和产量逐年减少,健太一家人种水稻的收入,已不及他7岁时的一半。儿时想当稻农的健太,悄悄改变了梦想。
幻想大学很轻松的直树,目标是当一名检察官,但因法律考试未通过,最后去了一家咖啡店打工。人生充满大写的意想不到。
从小接受精英教育的贵子呢?她拼尽全力,努力、优秀,却一次也没有进入自己首选的学校。毕业后,她终于拿到航空公司的offer,成为了一名空姐。这份工作看起来光鲜,却也要承受着常人不能承受的巨大压力。
到目前为止,《人生七年》似乎一直散发着丧丧的气息。看起来,这些平凡的孩子都没有朝着最初的人生规划前进,过着挣扎甚至狼狈的日子。然而,此时片子话锋一转——当镜头来到他们的28岁,情况又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。高中毕业的健太,在当地一家建材厂打工。从临时工、合同工,再到全职员工,偶尔也回家里帮忙,但收入总算是慢慢稳定了。他用父辈教他的勤劳、坚持体现了自己的价值。
在咖啡馆打工的直树,28岁已升职为店长,他负责的分店,在一千多家连锁店里销量第一。在工作中他真正认识了自己,眼神中闪着从未有过的坚定。
历经生活磨难、总是处于紧绷状态的贵子,也松弛了许多。她现在是备受信任的前辈,工作中的自信特别感染人。空余时和朋友跳舞、聚会,她找到了通往快乐的方法。
孩子们长到28岁的时候,并没有做出什么“惊天动地”的事情来,而是一群普通的人,在做着普通的工作,过着有人间烟火气的“平凡生活”。这与他们刚开始的梦想全部背道而驰,虽然这样的生活平凡,但也非常的幸福。对于自己的孩子,苏东坡曾经说,“惟愿孩儿愚且鲁,无灾无难到公卿”。陶渊明更是吐槽自己的孩子,“雍端年十三,不识六与七。通子垂九龄,但觅梨与栗。”十三岁的孩子不认识数字,快九岁的娃整天就想着吃,怎么办?“天运苟如此,且进杯中物”,接受事实,且喝一杯酒吧——但尽人事,各凭天命。这两位已经是历史上凤毛麟角的精英了,对待孩子的态度尚且如此豁达,更可况我们呢?当然,接受事实并不等于“学会认命”,而是与自己和解,也与孩子和解。人生要经历过这样三个阶段:接受父母的平庸;接受自己的平庸;接受儿女的平庸。当你能以平常心看待孩子及其未来,也算是领先别人一大步了。外界不可控,自我有局限,拼尽全力过上平凡的生活,或许也是另一种幸运。不要把孩子框在自己的预期里,教会ta生存和快乐的法则,再往后的路,ta会自己走出来。来源:首都教育,本公众号只作公益性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